Lost your password?
Not a member? Register here

中国信通院李海花: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应用探索

一月 16, 2021 | Sky News
中国信通院李海花: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应用探索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李海花受邀出席“陕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推进大会”,并发表题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应用探索》的主旨演讲。

李海花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整体发展出发,以案例形式介绍了标识在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数字化交付方面的应用,并对标识解析未来的发展趋势给予展望。

 

工业互联网成为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方法论

“工业互联网把整个数据驱动及工业机理及智能科学进行结合,同时通过数字孪生包括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进行智能化的闭环,最终为整个全产业、全流程、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方法论。”李海花提到。

工业互联网是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组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就类似于互联网领域的域名解析系统(DNS),是全球工业互联网有序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标识编码,给每一个产品、每一个流程和虚拟资源赋予唯一标识,类似身份证;二是解析系统,根据标识编码查询目标对象网络位置或相关信息的系统装置,对机器和物品进行唯一性的定位和信息查询。

李海花对比了消费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她提到,消费互联网的服务主体是人,但是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包括了人、机、物;消费互联网的网络基础设施主要是DNS,但是到工业互联网的时候就是标识解析。在服务能力方面,消费互联网原来只是人机互联,包括手机和计算机,但是到了整个工业互联网的时代,实现的是万物互联。从整体发展来看,消费互联网经过30年的发展,全球46亿用户,域名总量3.65亿,反观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经过2年发展,全国9000多家企业用户,标识总量近100亿。

 

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已从概念普及走向务实深耕

对于为什么要建设全球或者全国统一的标识解析体系,李海花解释,工业中标识技术的关键目标是解决数据共享共用问题。之前已经有很多企业使用私有标识,无法跨企业读取和使用。加之全球的标识本身就有多个标准,所以本身存在异构问题,目前来讲异构的标识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和互操作,只能自己解析自己标识。另外,企业之间供应链的上下游之间无法互相解析,所以说每一次的适配其实都是一个N2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建立国家统一的标识解析体系,来解决异构和这种N2的数据共享共用问题。

从2018年至今,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与应用快速成长,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据了解,自2018年建设成五个国家顶级节点之后,目前已经有25个省市出台了标识解析的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来开展产业布局。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标识应用不断深耕落地,目前已拓展了智能化生产管控、供应链管理、产品数字化交付等十大应用模式。目前已上线运行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达85个,覆盖22省级行政区,包含船舶、集装箱、汽车、石化、食品、医疗器械等33行业,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企业接近1万家。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已近100亿,日均解析量超800万次。

李海花以案例的形式介绍了裕申电子、黄埔文冲、北汽福田、鑫兴科技、陕西长庆油田分别在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数字化交互方面的应用,并对比传统方式与投入标识应用后企业取得的成效。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发展趋势

李海花从围绕完善产业规范、拓展标识应用、构建标识生态三个方面进行展望。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与管理、监管密切结合。”李海花介绍,为了规范工业互联网标识的服务主体与许可规则,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工业互联网标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中包括管理的范围、职责、相关备案要求、服务提供者的能力要求及其他保障要求,后续各省通信管理局也将会把标识管理纳入当地的监管范围。

标识应用不断拓展,李海花强调,下一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将进一步引导企业不断地把共享成本降低;不断打造开源的生态,促使产业升级,不断进行技术的创新,把标识、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融合,最终实现标识规模化应用;深化技术融合,催生标识新应用的相关场景。

标识解析是个非常大的生态,需要多方合力共同推动和发展,包括大型的龙头企业、软硬件研发商、第三方平台商、地方相关产业机构、端侧生态的构建,以及中小型企业等合作伙伴,共同把标识生态打造得更加完备和全面。她强调,其中最重要的是把标识解析用得更好,能够解决目前整个企业产业所面临的一些公共问题。  

  About

IConnect007.com是专注于印制电路板(PCB)、电子制造服务(EMS)和印刷电路板设计行业的实时在线杂志。服务于全球以及中国市场多年,发布了超过100000篇新闻、专业文章,提供行业展会实时在线报道,是电子制造领域的行业资讯领导者